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概览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美临汾 锦绣画卷
——“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临汾行侧记

  本报记者 赵俊 王凯

  江山如画,表里山河,“醉”美一卷临汾篇开笔书写。

  11月27日至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在我市开展。两天时间里,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光明网、中新网以及山西日报社、山西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和省直媒体、门户网站组成的采访团,先后走进我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感受生态临汾之美;漫步城市多条街道与口袋公园,感知卧牛城蝶变之容;徜徉临汾市博物馆,领略厚重平阳之韵;置身壶口瀑布岸畔,折服惊涛拍岸之势,探寻黄河文化之魂;深入云丘山景区,惊万年冰洞之奇,叹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之融合;畅游洪洞大槐树景区,连数百年同根同源之情,寻根祖文化之脉……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赞,绿色、生态、魅力、厚重、和谐、崭新、包容的多面临汾,在采访团成员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江山如画”的临汾画卷展现绚丽篇章。

  生态临汾,如此之美!

  夜幕下,采访团成员漫步在汾河文化生态景区。萱楼、尧井园、林间步道等大小154处景观,成为大家的拍照打卡地,园区内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建设特色、仿山西明清民间建筑的建筑风格也圈粉无数。当得知汾河文化生态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时,采访团成员更是发出了阵阵惊叹:“生态临汾,如此之美!”

  畅游景区途中,偶遇三三两两夜跑的市民,交谈间,市民王锋拿出手机,向大家展示自己拍摄的不同时节的汾河文化生态景区。“这是破晓朦胧中的萱楼,这是午后阳光洒在景区竹林里的景色,这是暮色将至的草坪,这是夜幕下景区华彩溢流的惊艳瞬间……”王锋说,临汾越变越美,环境越来越好,生活在临汾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从一川清水、两岸锦绣到如今开窗见绿、推门入园,临汾人的诗和远方也吸引了采访团成员为临汾打call。

  “我能从生活在这里的市民脸上,感受到他们深爱着这座城市,而且这座城市也带给了他们满满的幸福感,这种‘双向奔赴’让人欢喜。满眼绿意,满屏负氧离子,这样的生态临汾,值得再来。”中国新闻网记者左宇坤感叹,从汾河文化生态景区走来,亲眼见证哗哗汾河水一路向南,一泓清水汇入黄河,看过多个街心小游园,这就是“江山如画”的动人印证。

  黄河新闻网记者孙宇佳说:“随处可见的绿意与美景,不难想象临汾曾壮士断腕治污的决心与力度,如今生态临汾的篇章已徐徐展开。”

  发展临汾,如此之喜!

  临汾之美,美在内涵品质。近年来,临汾全力实施城市更新、靓城提质行动,全面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内外兼修”,全速加快城市文化主轴主脉工程建设,城市品位、内涵、价值、魅力全面提升。

  27日上午,采访团成员穿梭于市区多个高架桥,置身贡院街、财神楼街以及向阳西路等,感受临汾发展脉搏。一街一景、一景一特色,处处可见的文化景观与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让光明网记者石笑阳直呼:“大气磅礴中带着精巧,这就是专属于临汾的记忆,也是这座古韵之城迸发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独特象征。”在石笑阳眼中,临汾城市蝶变之迅速,充分说明城市活力与潜力巨大,也说明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在与日俱增。

  在尧都云商产业园,采访团成员先后参观了百度智能云、阿里云、优炫等多家科技公司,感受数智临汾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果。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临汾的科技和文化共鸣,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大家心驰神往,优渥的营商环境让大家安心在这儿发展创业。我听到多个新兴产业负责人对临汾这座城市的高度评价,这就是临汾最具吸引力的招商口号,也是蓬勃发展的源泉。”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表示,作为媒体人,一定会践行“四力”,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临汾的发展景象并宣传出去,让更多网友看到蝶变临汾、发展临汾,让更多人走进临汾,和这座未来可期的城市一起奔涌向前。

  “临汾发展势头强劲,不仅风景美,经济发展也在加速向前。”山西云媒体记者王清文深有感触。

  厚重临汾,如此之韵!

  在“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启动仪式上,“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句话让采访团成员记忆犹新。因此,采访团的“回家”之旅,一定要来临汾市博物馆寻找答案。

  27日下午,“日月交辉”的临汾市博物馆外观主体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中更显雄伟。由博物馆讲解员带领,采访团成员从“远古足迹”展厅中,寻找到了丁村遗址、柿子滩遗址、枣园遗址等历史文明印记。

  在“最早中国”展厅,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世界上最早的圭表、中国最早的汉字等,都让大家对临汾的认识又一次更新。伫立在镇馆之宝“龙盘”展柜前,“中华第一龙”的模样印证“龙的传人”这句话实至名归。当采访团成员站在用科技手段搭建的古观象台前,临汾灿若星河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不虚此行,临汾一定值得来。”是他们最直观也是最真切的感受。

  从“最早中国”走来,采访团成员迈进“晋霸春秋”展厅,探访晋国脉络。展厅内的青铜器传递着上千年的讯息,让人领略到历史的风采,也感受到晋国励精图治的精神。“了解了临汾历史,才会更好理解这片土地的文化,也才能真切感受到临汾人的‘热情好客’与‘自信大方’是骨子里自带的,因为深厚绵延的历史文化会滋养一方人,孕育一方人的精气神,这种文化底蕴、精神内涵都是‘江山如画’的生动诠释。”中国新闻网记者张立程说。

  随后的“千秋平阳”展厅更是为临汾“上大分”。一股浓郁的地域文化之风扑面而来,历代以来临汾境内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让采访团成员对这片“故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壮丽临汾,如此之宏!

  带着思想前行,中华文明自会引路;带着使命出发,美丽临汾遍地是故事。

  带着对黄河文化与母亲河的热爱,采访团成员置身黄河岸畔,感受壶口雄风撼天下的气壮山河。

  吉县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为国家5A级景区。近观飞瀑,狂涛怒吼,声震数里,其排山倒海的雄壮之势震撼了所有人,滔滔黄河水湍流喷泻,直落龙槽,激起层层浪花,白雾跃然升腾,呈现“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景观。

  “首次来临汾,这里的美景、美食、风土人情都让我爱上了这里。”央视网记者田宏表示,“壶口雄风展示的不仅仅是宏大的气势,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奔腾不息、铮铮不屈的精神,生动诠释了江山如画、秀美风光。”

  初冬时节,壶口瀑布水色褪黄转清,从“浊浪翻滚”变为“白浪滔天”。这些在光明网记者石笑阳的眼中,都是环境治理的喜人成果。“我会记录下此行的难忘瞬间,将临汾生态治理、大美风光宣传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一起感受‘江山如画’,书写临汾画卷。”

  在临汾的所见所闻,也让石笑阳表示“惊喜”。“临汾和我想象中的非常不一样,一座北方城市可以将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做得如此之好,还能将历史文化融合进城市肌理,十分难得。”从小学过绘画的石笑阳说,在她眼里,临汾就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厚重文化是基底,城市精巧建筑是轮廓,大美风光是点睛之笔,而人文情怀则是灵魂,“这样的临汾,一定要多来几次!”

  秀美临汾,如此之奇!

  如果说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临汾的底色,那秀美风光一定是大自然对这方土地与人民的馈赠。

  28日上午,采访团成员慕名来到乡宁云丘山景区,领略千年古村的魅力,探寻300万年前的冰洞奇观。

  云丘山是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华夏乡土文化的地理标志,也是中和文化的传承地。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环境形成了各种奇峰异景,可谓是“千峰竞秀、万壑峥嵘”。

  漫步云丘山,千年古村塔尔坡的古砖古瓦诉说着历史文明演变进程,各种民俗文化与演出,让这里再添厚重古韵。“把云丘山的大美风光拍摄好,将云丘山蕴藏演变的中国民俗故事讲好讲清,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也是我们媒体人的责任。”中国新闻网记者张立程表示。

  云丘山之行,最吸引大家的莫过于冰洞之旅。短短的199米冰洞体验之旅,让采访团成员直呼“绝美,震撼,恍若穿越”。

  云丘山冰洞群是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天然冰洞群,其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洞内四壁结冰,高低起伏,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显出梦幻般的景象。

  “真遗憾没有早点来云丘山感受这种震撼之美,一砖一瓦都有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更传达了中华文明与文化绵延千年的亘古和生生不息。”中国新闻网记者范丽芳惊叹道,“冰洞群更是精美绝伦,这是大自然给予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润泽与厚爱。”

  与山西有过多面之缘的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表示,之前只知道这里人文景观丰富,但这次来临汾,畅游云丘山,真切领略到自然风光在这里也可以如此精妙入神。“自然形成的冰洞群带给我的震撼,让我不自觉要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下临汾的美。我要为这里做好宣传工作,将亲眼看到的美推荐出去,让更多读者和网友通过屏幕,跨越山海和我们一起感受大美河山,江山如画。”

  “执笔为剑,胶片染色,将临汾这幅秀美画卷展示给更多人观赏,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临汾的温暖回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记者胡君颜表示。

  温暖临汾,如此之热!

  一路行,一路赞,临汾的生态之美、风景之秀、人文之光、风土之美,都成为采访团成员宣传的素材,也频频跃然多家主流媒体首屏位置。

  28日下午,带着对根祖文化的探索,采访团成员赶赴洪洞大槐树,开启“回家”之旅。

  一棵树,百万人,600多年前,洪洞大槐树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在大江南北世代相传的民谣,勾起了大家对乡愁的记忆。

  与此同时,中国新闻网也同步开启了线上直播,70余万名网友和采访团成员一起云游大槐树,在大槐树移民实景演出中追忆先辈当年背井离乡之苦,感受远赴他乡、励精图治、再造家园的场景。

  “这是一次真真实实的‘回家’之旅,我们找到了根,知道了家在哪里。”山西日报记者张宝明表示,“当导游讲到小拇脚趾甲是两瓣儿的故事时,我知道了自己的根就在这里。洪洞大槐树,不仅仅是一棵树的故事,更是我们亿万人追思根脉的情感与精神寄托,作为大槐树后裔,讲好老家故事,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600多年前,150万槐乡儿女从大槐树开拔,分散在全国500多个县区,也由此书写了中华儿女可歌可泣、开耕垦地的奋斗画卷。在张宝明眼中,洪洞大槐树是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后辈子孙的浓烈情感,这幅画卷也为临汾大地增添了温暖色彩,不断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

  在洪洞大槐树景区,每一处景观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应该被更多人知道。“临汾,是一座让人想要留下来的城市,因为这里如画的江山不仅有美景,更有人文与历史。”网易新闻工作人员苏姗表示,大槐树的根祖情牵引着大家,这里的人文与历史吸引着大家,这里的热情与温度呼唤着更多人“回临汾、回老家。”

  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出发。热点城市,热点临汾,不止一面的热情临汾正散发着无限魅力,在江山如画的大美画卷中展现绚丽色彩,也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着崭新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王渊“四不两直”检查古县安全生产等工作
~~~——曲沃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综述
~~~王渊调研检查临汾平阳中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张希亮在洪洞县督导检查安全生产等工作
~~~李云峰主持 王延峰出席
~~~张希亮在汾西县督导检查安全生产等工作
~~~——“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临汾行侧记
~~~乔飞鸿在尧都区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地要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理论专刊
图片新闻
抓好落实 抓出成效
法治赋能,让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压实责任 形成合力
多措并举 齐抓共管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严格监管 紧盯重点 确保安全
大美临汾 锦绣画卷
健全监管体系 抓好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