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辖15个乡镇、18个社区、32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80万。洪洞文化厚重,土地富饶,矿产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生态宜居,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国家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进入“十四五”时期,洪洞县锚定临汾市“双城”战略定位,强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排头兵、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标杆县,各项事业呈现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明程度,铸就城市高度。在省文明委、市文明委的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洪洞县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一年多以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精心谋划、精细把握、精准发力,高标准提交了网上资料申报,顺利通过了首轮实地考察验收,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风貌呈现出新气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县经济指标实现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彻底扭转“十三五”期间持续落后的被动局面,并一举获得24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着力抓好顶层设计,高位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坚持正确方向。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始终,依托县委中心组、学习强国、“洪洞发布”、“文明洪洞”等平台和载体,通过组建县委宣讲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创建工作实践。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坚持以“抓好党建”为首要任务,实施“一把手”工程,先后召开了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县委常委会、县委经济工作会等重要会议,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十四五”时期“五大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任务分解方案》进行战略布局,做到了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特别是,市委副书记、洪洞县委书记黄巍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安排部署调研,听取汇报,带队赴忻州观摩学习,带头慰问道德模范,切实做到了以上率下、强力推动。县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重点安排,并给予充实的财政保障。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围绕移风易俗、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志愿服务等重点课题深入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议案、提案,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县共识。坚持广泛动员。成立高规格创建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指挥,邀请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有关领导参加,召开了高规格动员大会,部署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素养提升等“十大行动”,吹响了全面、全域、全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结号。坚持分区作战。设立“一办十一组十四片区”,由副县长担任专项工作组长,14位副县级以上领导担任片区区长,常态化召开工作推进会、月例会、培训会和调度会,做到了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坚持专班推进。将县文明办就地转化为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工作专班,不断加强同各成员单位的联络沟通,更好发挥协调、督促、服务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全县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党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创建格局。
着力加强道德引领,筑牢文明城市创建根基。抓活动涵养。依托2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4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利用端午、清明、春节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 浓情过端午”“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文明户授牌仪式、清廉洪洞书画展、文明创建专场消夏晚会、“净化网络环境 共建网络文明”专项整治和“推广公勺公筷 共建文明餐桌”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城市形象。以“树好形象”为关键,广泛开展“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提炼总结了新时代槐乡儿女“自强敢拼、奉献争先”的洪洞精神。建设了“内心的旅程·发现中国人的灵魂之根--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文化展”中英文虚拟展厅,举行了城市形象LOGO、吉祥物发布会,启动了霍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控制与业态提升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大力推进“见贤里·华人老家”城市会客厅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持续叫响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金字招牌”,荣获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称号。抓氛围营造。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文明手册》《移风易俗》《倡议书》《调查问卷》20余万份。在县融媒体中心和“文明洪洞”公众号开设了“创文在线”“创文进行时”等专栏。同时,将当地人文特色等元素融入公益广告,在全县各类场所设置景观小品50余处,公益广告版面4300余块,建筑围挡公益宣传2万余平方米,商场门店公益广告1万余块,广播、电子屏公益宣传6万余条,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打造了文明洪洞新景观。抓重点人群。成立了洪洞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持续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着力打造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统揽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品牌,开展红领巾奖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评选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校园结对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抓基层基础。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统筹推进包括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等在内的“五大创建”。截至目前,全县涌现出国家级文明集体6家,省级15家,市级40家,全国文明家庭1家,中国好人1人,市级以上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各类好人20余人,激活了城市文明的“细胞”。
着力实现创建惠民,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修补主次干道沥青路面3800余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63条,投放分类垃圾桶12000个,新增城市停车位3000余个、非机动车位6000余个。强化阵地建管,建设了初心园、清风园和鱼水园三个主题“口袋公园”。建设了洪洞工运历史展览馆、五个社区科普协会,持续推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开放,县文化馆被评为“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强化为民惠民,以“惠好民生”为导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幸福洪洞十大民生工程”,成功打造“老家三保”劳务品牌,设立了55个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点、18个“工会爱心驿站”,35处全民晨晚练活动点、116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新增16处公共场所母婴室,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切实做到了精神文明创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底线思维。对标“负面清单”,狠抓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底线”领域工作,2021年空气质量改善率全市第一,汾河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县应急管理局被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县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强化城乡融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双轮驱动”,大力推动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和山西省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县建设,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立了“平台制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了“智慧城市”平台,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智慧小网格推动基层大治理”模式,建立了五级网格扁平化城乡管理体系,建设了清华大学洪洞乡村振兴工作站,推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向农村地区延伸拓展。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注重建章立制。制定了洪洞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长效管理机制》《指导手册》和年度《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包括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责任追究、群众监督在内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保持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注重督导督查。对全县15个乡镇和75个单位进行目标考核,对30个重点责任单位实行排名、末位约谈。对290个实地点位开展了模拟测评抽查,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强化问题整改,建立了问题整改清零机制,推动实地测评点位对标提升创建水平。注重常态服务。高标准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改造,持续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全县涌现出165支志愿服务队、11.6万注册志愿者,孵化、培育了“电亮洪洞”“聆听槐树下的故事”等系列优秀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