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久前,根据王光烈士真实事迹改编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光》在全国公映,无数观众被王光烈士的事迹所感动。
王光烈士牺牲在荀乡安泽,时年23岁。她用短暂的生命历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高贵的精神品质,树立了一座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
为了进一步宣传王光烈士事迹,弘扬王光烈士精神,安泽县组织专门人员对王光事迹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整理,现已出《王光纪实故事系列篇》二十余篇。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1927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天色尚未发亮,仍然寒冷的天空飘落着米粒般大小的雪花。在山西运城的一条街道上,各家商铺字号依然门户紧闭,一片寂静。在一户悬挂着红色灯笼贴着喜庆福字的红漆朱门门槛旁边,好像遗落着一个什么东西,像是一个包裹,像是一团被褥,又像是一个失去生命体征的小人儿。
有早起的人便走过去看。
原来是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大约只有六七岁的小女孩蜷缩成一团睡在这里。她怀里抱着一个像是讨饭用的瓷碗,碗底留有一点已经结冰的残渣剩饭。身旁有一根木棍,可能是用来打狗的。她像是昨天夜里人家关门之后来到这里,吃了碗里的东西才慢慢睡着的。
时而有寒风吹来,她打了个冷颤,眯着睡眼将蓬头垢面的一张小脸往破烂的衣领处缩了一下。这些迹象表明她是一个活着的要饭的小女孩。
什么世道什么社会也有爱管闲事的好心人。
有一位好心人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当地政府。
当时的社会竟然也有收容所,不过是临时的。旧社会的穷人、难民太多了,哪能养得起,最多让暂住几天,然后让各回各家,各奔其所。
可惜这个小女孩没有家,父母姓甚名谁?不知道。家在哪里?不知道。好长时间以后,才搞清楚了她的大概身世:她于一九二一年出生在稷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岁时被卖到安邑县一个大地主家当丫头。因不堪忍受地主婆的残酷虐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地爬出门槛逃了出来。一位善良的崔姓老长工爷爷叮嘱她:“孩子!常言说:‘穷跑山沟,富跑汉口’(汉口:武汉,大都市)。你要跑就往人多的地方跑,就是要饭,也能多走一些家户。”
第一次逃跑不成功被抓了回去,被人家拿起鞭子抽打。“让你再跑,让你再跑!你以后还敢不敢跑啦?”
“跑!打不死就跑!”一个几岁的小人儿,性格却像大人一样刚烈、坚硬。
又粗又长的牛皮鞭子抽打着一个小小的孩子,想一想都令人害怕。但是这个小女孩不光是怕,也知道恨。仇恨的怒火常在她的胸中燃烧。
那可恨的地主婆,小女孩给她捶背,刚想瞌睡,便拔出头上的针簪在小女孩的脸上扎一下,让你再睡;小女孩给她端来热茶,刚有一点发烫,照脸就泼了过来,让你不操心……
当长工的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一次悄悄叮嘱她:“孩子,你赶紧逃走吧!这里就像地狱一样,没你的活路。”
二次逃跑,成功了。
从安邑往西走,一路艰难,朝行夜宿。“宿”总要宿在有人家的地方,或是村中,或是巷口,或是可以遮风避雨的街门檐下边。一根打狗的棍儿时刻拿在手中,听见有狗吠的地方便警惕地提前躲开……
这一回,她算是走对了方向。她终于来到一个灯火闪烁,商铺林立,人来车往的街市上,不时有浓郁的饭菜香味从街头饭馆飘散过来,好香啊。小女孩从来没闻到过如此美好的令人垂涎的气味。她久久地伫立着,不愿离开,她压根儿不知道这儿就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富庶之地——运城。
就在这街头商铺的不远处,有一条整洁干净、建筑讲究的小街道叫大胡家巷。这个七岁的讨饭女孩将要在此度过幸福的少年时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