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全 贺建飞
开栏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即日起,本报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总栏目下开设“同心奔小康”子栏目,推出记者发自一线的系列报道,通过选取我市各地个人、家庭、企业、校园、社区、乡村等微观典型,展现平阳大地上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讲述温暖人心的小康故事,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奋力谱写临汾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篇章。
日前,在永和县境内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一辆供电维修车穿梭在山峦之间……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程,永和县南庄乡供电所所长尚丙晨来到了此次维护作业的地点——远在土塬上四周无邻的一座绵羊养殖场。
“林虎,你家的绵羊越来越多了呀!”
“是啊,短短一年,已经繁殖到100多只了,到了年底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走进养殖场内,尚丙晨笑呵呵地和养殖场老板刘林虎打着招呼,“怎么样,电力还稳定吧?制料机用着还顺手吧?”尚丙晨一边指挥电力维修工对养殖场进行电力维护,一边说道,“最近风大,如果停电了,及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时待命。”
“太感谢你们了,我一个刚摘掉‘贫困帽’的人,要不是有你们帮衬,这个养殖场是万万开不起的……”话语间,刘林虎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一年前,刘林虎经过努力,终于摘掉了挂在家门口的“贫困户”牌子。为了稳固生活,他借资开了这家绵羊养殖场。可是,养殖场开了之后,因为地理位置太偏,距离最近的电源点也有两三公里,所以迟迟没有供电。为了保证养殖场顺利运行,刘林虎只得通过柴油机发电来带动制料机等设备运作,费时费钱不说,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去年12月,刘林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永和公司递交了一份用电报告,没过几天,尚丙晨就带着队伍来到了他家的养殖场。
“为了给我家供上电,你们又是立电线杆,又是拉电缆,分文不要,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回想过去,刘林虎感慨万千。
“穷帽子摘了,怎么能再戴回去?知道你养羊贷了款,说什么也不能在电力上给你掉链子,好好生产,把日子过得富裕起来!”尚丙晨给刘林虎宽心道,“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保障电力是关键,我们公司早有预算和准备,就是为了帮扶像你这样的人。”
去年以来,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永和公司紧跟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对偏远农村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乐等用电户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对设在农村偏远地区尚未通电的养殖场、加工厂等企业提供拉线接电服务,对包括永和沿黄旅游公路在内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便捷的电力支援服务,对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乐等提供电力维护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周边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