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宗林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
作为尧都区最大的城市社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基层网格化管理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决心、最扎实的措施构建起七级闭环最小单元管理体系,在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的同时,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4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云峰在三元社区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好最小单元管控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要总结提炼网格化管理、基层组织工作等基层治理经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要加大社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热爱临汾、心系临汾、发展临汾。
4月13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调度室印发通知,将三元社区的疫情防控经验作为典型在全市推广。
战“疫”一线“网格红”
“麻烦您出示一下出入证……”4月19日近午,尧都区粮局维修中心小区入口,佩戴着红袖标的赵忆帆正和另一位居民在此值守。
来自市文化馆的赵忆帆是一名社区在册党员,每周她都会在这里提供一次志愿服务。让她颇感欣喜的是,随着当天三元社区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一中队临时党支部的成立,7名城管执法队员也将加入值守队伍,“我们的力量会充实不少!”
尧都区粮局维修中心小区有居民96户330多人,多年来,是一个无物业公司、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由于小区底子薄,又没有经费来源,因而疫情防控工作一度力量不足。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三元社区并非少数。“我们社区成立于2002年4月,现有居民6350户19685人。辖区共有20个居民小区,其中有物业管理(高层)小区3个,下岗破产企业托管小区12个,‘三无’小区(片区)5个,整体呈现困难户多、老年人多、下岗待业人员多,居民家庭收入低、人均文化水平低的‘三多两低’特点。”三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卫星介绍。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小单元,亦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最基础防线。面对如此复杂的管理现状,如何堵住风险漏洞、织密织牢防控网?刘卫星在尧都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的“七级闭环管理体系”中找到了答案。
作为一种创新举措,“七级闭环管理体系”涵盖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上至区委、区政府,下到居民个人的七级主体,意在通过这套体系确保防控指令、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每一位群众,从而形成“村村(栋栋)有人看、家家有人管、户户有人查”的无盲区防控格局。显然,社区是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按照尧都区总体部署要求,三元社区全面建立七级闭环最小单元管理体系,在原有5个网格、20个小区党支部基础上调整优化,无缝隙划分了132个有效治理“微网格”,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来有效打通、彻底激活“社区党委—临时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居民”五级疫情防控垂直协同作战体系,压紧压实“五包一”(街道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包联责任,确保辖区疫情防控无死角、无盲区。“线上,居民微信群精准建立到每栋楼、每个单元,商户微信群分格涵盖每个门店和单位,便于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情况、提供贴心服务;线下,社区对七级闭环最小单元体系管理人员定期培训,确保信息上传下达,首尾相通。特别是对网格员、楼栋长一级,社区网格长面对面“输送”信息,确保他们政策明、底数清,反应迅速、管控得力,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轨联动’。”刘卫星如是说。
战“疫”一线,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三元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在册党员218名,在职党员906名。在常态化开展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小区门岗值守、重点区域管控等措施的基础上,社区“两委”对20个小区逐一分析研判,结合尧都区委号召开展的“全员参与防疫·守牢尧都阵地”活动,将其中参与市、区直单位党组织报到的104名在职人员、215名在册党员合理配置在辖区内的疫情防控卡点。尤其是向下岗破产企业小区、“三无”小区等17个管控措施薄弱的小区(片区)倾斜,及时安排在职人员、在册党员、志愿者值守,极大缓解了疫情防控卡点人员力量薄弱的现状。
创新报备“研判准”
疫情防控,贵在精准、高效。对于人口基数大、管理情况复杂的三元社区而言,想要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来(返)临居民情况这类庞杂的信息绝非易事。
记者采访期间,总能看到辖区各小区入口处张贴的各种二维码,其中有专属楼栋、单元微信群的,也有小区的“场所码”,还有一种三元社区独创的“报备码”,只需用手机一扫,就能跳转至填写报备信息的页面。
在一个题为“20个居民小区专门报备码”的页面里,需要填写的内容除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返临时间、从何处返临等关键信息。在另一个“4月7日以后接触快递报备码”的页面里,包括了收取快递的时间、地点,快递公司名称和收取件数,以及家庭成员是否接触等信息。
负责三元社区疫情防控信息报送等工作的周亚芳介绍,这是她和同事们首创的“问卷星”工作法,“我们通过第三方APP将居民报备所需信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区居民可以通过七级闭环群或扫描小区入口值守点张贴的报备二维码进行线上报备。”
“比如之前对4月7日以来接触韵达快递人员的报备,我们接到任务后就立即生成二维码,通过各个小区的七级闭环群进行了全方位覆盖推送,到14日一早,整个社区已有1000多位居民进行了网络登记。”周亚芳说,类似这样的“大数据”信息汇总到后台后,她会将其导出至电脑,然后制作成不同的统计表格,提供给社区领导和各个网格长用以分析研判或分类管理。
“这种工作法一方面可以解决居民们填报纸质版的繁琐,减少了人员非必要接触,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快捷、精准地掌握所需信息底数,在保证居民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了摸排、报备全覆盖。”周亚芳自信满满地说。
也正是基于“大数据”信息的支撑,三元社区目前已形成疫情防控分析研判日会制,各网格长将本辖区每日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经验做法拿到会上研究,社区“两委”班子分析研判,及时推广优秀做法,改进短板弱项。
如今,三元社区以安排部署全覆盖、宣传消杀全覆盖、排查报备全覆盖、分析研判全覆盖、精准管控全覆盖“五个全覆盖”为抓手,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全面提升了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为居民构建起一张坚固的“安全网”。
精准管控“堡垒牢”
一面党旗迎风飘扬,一顶帐篷驻守入口,一群人轮流值守;“众志成城、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喇叭里滚动播放的提示声声入耳,横幅上的宣传标语句句入心……这样的场景,在三元社区随处可见。
疫情防控卡点,是守护小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消除区域盲点,实现全域防控,三元社区按照区域位置和居民户数情况,以便于管控、方便居民进出为原则,在原先18处卡点基础上,新增设了3处,并及时对小区有辅门、后门的,全部进行了修整封堵,只保留主通道进出。同时,由临时党支部统筹辖区内共驻共建单位、业委会(物管会)、在册党员、在职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团体等各类联防联控组织力量。
为了切实守住“外防输入”关口,营造同心战“疫”的浓厚氛围,三元社区依托铁路东街道办事处,全力为社区下岗破产企业小区、“三无”小区配备了防疫物资。目前,辖区每处卡点均制作了大幅“场所码”指示牌,规范了人员登记簿、宣传标语喷绘,配置了帐篷、桌椅、测温仪、宣传小喇叭、免洗酒精凝胶、电源照明等硬件设施,发放了疫情防控工作贴心告知卡、七级闭环管理体系等相关知识。据不完全统计,三元社区共在各小区出入口张贴《通告》300余份,发放《倡议书》5000余份,悬挂条幅与标语80条,发放“出入证”19600张,制作“场所码”40块,以此教育和引导居民自觉增强防控意识。与此同时,还及时开展环境消杀工作,有效防控疫情扩散。目前各小区每日消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社区定期对“三无”小区防疫卡点、公厕、大门口等公共区域的消杀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刘卫星表示,下一步,三元社区将在巩固已有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的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各项部署安排,持续抓好小区防控主阵地,继续创新疫情防控大数据可视化、精细化、精准化,用更加快捷、安全的方式服务居民,用“五包一”工作机制“死看硬守”,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