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山药蛋文学流派”领军人物之一的西戎就是西坡里人,原名席诚正,1922年12月1日出生,五姐弟中,他最小,家人亲昵地唤他“末娃子”。
西戎自小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十一岁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随长其二十二岁的堂兄席道正就学。西戎在这里受到了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鲁迅的《呐喊》和《西游记》等古典名著。现代文学争取个性解放的真实与深刻,传统小说的富于故事性,让少年西戎初识了文学的魅力。十三岁刚刚考上省立第六中学,一场山洪,使一家人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西戎成了放羊娃。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放羊娃也被编入了儿童团。
1936年春节刚过,渡河东征的红军途经化乐古镇,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西戎就萌生了离家当红军的念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腊月天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蒲县宣传抗日,大大推动了蒲县的抗日救国热潮。1938年,战火烧到了西坡村,西戎的母亲面对被日军焚毁的家园,一时气病交加而逝。西戎跑到蒲县城,就参加了牺盟会领导下的蒲县工作团。1939年西戎随团编入新军决死二纵队吕梁剧社,西渡黄河,进入了延安革命圣地,被分在鲁艺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
在延安桥儿沟鲁迅文学艺术学院,西戎结识了何其芳、周立波、陈荒煤、冼星海、贺绿汀等文艺界的名人。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毛泽东主席,亲耳聆听了主席《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演讲。1942年,西戎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处女作《我掉了队后》。1945年6月至1946年11月,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西戎、马烽根据七百多位英模的事迹,通过深入农民生活,亲身进行体验,创作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在《晋绥大众报》连载刊登后,反响很大。之后,重庆《新华日报》又予以连载。自晋绥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后又在大后方重印九次,并被翻译到许多国家,累计印数达二百万册。
新中国成立后,西戎又创作了许许多多的反映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如《宋老大进城》《姑娘的秘密》《丰产记》等。从1956年10月至1966年7月,担任山西省文艺月刊《火花》主编。其间在他的关怀和培育下,造就了李逸民、焦祖尧、义夫、谢俊杰、韩文洲、吴昊、侯桂柱等一代山西新作家。1962年7月他在《人民文学》发表了短篇小说《赖大嫂》,通过对农村中凡人琐事的观察,以质朴的语言大胆揭露了当时农村复杂的社会矛盾,鞭挞和批判了自私自利的思想和损公肥私的个人主义,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复杂心理的艺术形象——农村劳动妇女赖大嫂。
1979年以后,重新回到文艺队伍的西戎,除了自己实实在在地搞创作以外,为恢复山西文艺队伍,不拘一格,选贤任能,造就了20世纪80年代人才济济、生机勃勃、成就辉煌的山西文坛。提携、培养了李锐、成一、韩石山、周宗奇等一大批青年作家,出现了“晋军崛起”的大好文艺形势。199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之际,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西戎“人民作家”称号。
浓浓的乡情使西戎永远都不会忘记养育了他的西坡村,工作之暇,总要回蒲县、回西坡转转,看看童年的伙伴常培军,看看村里的众乡亲,支助村里盖起了希望小学。
2001年1月6日,走过人生七十九个春秋的西戎与世长辞。蒲县人民、西坡人民不会忘记这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人民作家”。在西坡村建起了“西戎故居”,用图片、著作、旧居向后人展示着西戎不平凡的人生轨迹,激励后人向他学习。
(蒲县地方志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