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概览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暖徜徉在农家院

  本报记者 柴云祥

  阳光虽然明媚,空气中却充斥着融雪时的寒冽,11月7日10时,尧都区乔李镇王村的村中主干道,路旁的屋顶落水管里,积雪融化的水滴嘀嗒响着,一条条胡同的背阴处,白雪还堆积在墙角。

  正值寒潮来袭,手机里的天气软件显示:室外实时温度为2℃。记者观察发现,许多挂在墙壁上的燃气表,数字正不断跃动,表明这些家户已经开始采暖。

  走进村民郜红生家的院子里,温度明显高了不少。头顶的日光板篷满了整个院子,阻挡了寒风也迎来了阳光的温暖。客厅里,更是温暖如春,窗台上的温度计显示为18℃。

  “家里有小孩,不能太冷。昨晚刚开始下雪,我就打开了壁挂炉。”郜红生指着暖气管说道。

  坐在沙发上聊天的几名村民都脱去了外衣,人人身着一件薄毛衫,有人说:“这温度正合适。本来就刚刚立冬,天气不算很冷,暖气片只要有点温度,客厅里就暖和着呢。”

  郜红生家的壁挂炉在厨房一角,蓝色的显示屏上显示着“42”的字样。他说:“我把最高温度设在42度,最低温度设在36度,温差小了其实用气量更少,比白天停、晚上开还要省气。”

  “如果到了最冷的‘三九天’,我一般设在55度到45度之间,一个冬天下来,平均每天的花费约40多元。”郜红生说,“虽然花费比烧煤高一点儿,但烧气取暖也有很多优势,不用掏灰又不用看火,随时冷了可以随时烧,效率很高,比如昨晚六七点刚刚下雪我就开始烧,差不多到晚上10点的时候,家里就很暖和了。”

  王村接通天然气比我市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改造的时间还要早,自清洁取暖替代燃烧散煤取暖以后,王村开始全部采用天然气壁挂炉取暖,几年来,大家都习惯了这种高效、便捷、干净的取暖方式。

  在郜红生家的院子里,厕所东边的一处棚子就是曾经的煤棚,如今干净整洁,整齐堆放着各种杂物。他说:“自从天然气取暖后,政府把剩余的煤都回收了,我就把煤棚好好收拾了一下,现在整个院子都干净了。”

  “燃气取暖,做好房屋的保暖很关键。”郜红生说,“村里都是自建房,保暖性差,跑风漏气,这就需要进行保温,比如用塑料布将窗户捂严实,再比如搭建一个透光的塑料棚,把门窗全都包裹在棚里,这样采暖效果就好了。”

  在他看来,燃气取暖不仅便捷、干净,对空气的改善也非常明显:“以前一到冬天,村里多会儿都是刺鼻的煤烟味儿,周边农田边上也倒满了灰渣。自从‘煤改气’以后,村里的空气确实好了,也闻不到煤烟味、看不到滚滚浓烟了,即便是大冷天的晚上,都有在村中小广场上跳舞聊天的人。”

  采暖季已至,广袤的农村大地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燃烧散煤采暖方式,“煤改气”“煤改电”的实施,让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更为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旅专刊
   第04版:财经专刊
聚焦民生事 行动见初心
温暖徜徉在农家院
告别煤烟 家园更美
一家有“温度”的银行
图片新闻
落实税收新政 确保应享尽享
开展政策宣讲 助推企业发展
“我们不做一锤子买卖”
绩效改革激活干事“动力源”